寒咳可通過杏蘇止咳顆粒、通宣理肺丸、小青龍顆粒等藥物緩解,通常由風寒侵襲、肺氣失宣、免疫力下降、過敏反應、慢性支氣管炎等因素引起。
1、杏蘇止咳顆粒:
風寒襲表導致的咳嗽多伴有鼻塞流清涕癥狀,杏蘇止咳顆粒含紫蘇葉、苦杏仁等成分,具有疏風散寒、宣肺止咳功效。服藥期間需避風寒,忌食生冷瓜果。
2、通宣理肺丸:
肺氣失宣型寒咳常見咳白稀痰、胸悶氣短,通宣理肺丸中麻黃、紫蘇葉能溫肺散寒,桔梗、陳皮可理氣化痰。需注意高血壓患者慎用,避免與降壓藥同服。
3、小青龍顆粒:
外寒內飲引起的咳喘適用此藥,其配伍麻黃、細辛可解表化飲,白芍、五味子能斂肺平喘。服藥后若出現心悸需停用,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無糖劑型。
4、免疫調節:
反復寒咳可能與免疫力下降有關,日常可食用生姜紅棗茶、黃芪燉雞湯等溫補膳食。冬季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有助于增強衛陽之氣。
5、病因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或過敏性鼻炎導致的寒咳,需配合孟魯司特鈉、氯雷他定等控制基礎疾病。癥狀持續兩周以上或出現黃膿痰時,需排查是否合并細菌感染。
寒咳患者日常可用花椒水泡腳驅寒,飲食宜選擇山藥粥、蔥白豆豉湯等溫熱軟食,避免梨、螃蟹等寒性食物。咳嗽期間建議佩戴圍巾保護頸部大椎穴,晨起含服少量姜片有助于溫化寒痰。癥狀加重伴發熱或痰中帶血時需及時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