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小便帶血血尿可能由泌尿系統感染、結石、前列腺疾病、腎臟病變或腫瘤等因素引起。血尿分為肉眼可見和顯微鏡下發現兩種,需結合伴隨癥狀判斷病因嚴重程度。
泌尿系統感染是血尿最常見原因,如膀胱炎或尿道炎。細菌侵入尿路上皮引發炎癥反應,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伴血尿。治療需根據尿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或磷霉素。
泌尿系結石移動時劃傷黏膜會導致突發性血尿,多伴隨腰部絞痛。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可通過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同時增加飲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
前列腺增生或炎癥可引起終末血尿,多見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液檢查結合超聲可確診,藥物選擇包括坦索羅辛和非那雄胺。嚴重排尿困難者需考慮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腎小球腎炎等腎臟疾病表現為鏡下血尿伴蛋白尿,可能由鏈球菌感染或免疫異常引發。需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和腎穿刺活檢,治療常用糖皮質激素聯合環磷酰胺。
膀胱或腎臟腫瘤引起的血尿常為無痛性,需通過膀胱鏡和增強CT排查。確診后根據分期選擇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或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晚期患者需結合放化療。
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也可能導致血尿,需監測凝血功能調整劑量。劇烈運動后偶發血尿通常休息后可緩解,但反復發作仍需就醫。
出現血尿建議立即就診泌尿外科,完善尿常規、泌尿系超聲等檢查。特別注意記錄血尿出現時段初始血尿提示尿道病變,終末血尿多源于膀胱、是否伴隨發熱或體重下降等全身癥狀。40歲以上患者需重點排除惡性腫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