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掉牙齒可能與牙周炎、外傷、齲齒、骨質疏松、頜骨病變等因素有關,可通過牙周治療、牙齒修復、藥物治療、手術干預、營養支持等方式處理。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齒突然脫落的常見原因,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和牙槽骨吸收。治療需進行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清除菌斑結石,嚴重者需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有助于減少細菌滋生。
2、外傷
撞擊或咬硬物可能導致牙齒整顆脫落,需立即用生理鹽水保存離體牙并在1小時內進行再植術。若牙根折斷需拍攝X線片評估,部分病例需拔除殘根后選擇種植牙或固定橋修復。外傷后應避免用患側咀嚼直至完全愈合。
3、齲齒
深齲導致牙體大面積缺損時可能發生冠折或牙根吸收,需根據剩余牙體情況選擇嵌體修復或根管治療后樁冠修復。對鄰面齲壞引發的牙齒松動,可采用鄰面去齲后樹脂充填恢復接觸關系。定期涂氟能有效預防齲齒發生。
4、骨質疏松
全身性骨密度降低會影響牙槽骨支撐力,表現為多顆牙齒漸進性松動。除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外,可選用阿侖膦酸鈉等抗骨吸收藥物。建議進行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日常增加奶制品和負重運動改善骨質。
5、頜骨病變
頜骨囊腫或腫瘤可能破壞牙槽骨導致牙齒脫落,需通過CBCT明確病變范圍。小型囊腫可行刮治術,大型病變需配合頜骨修復。對成釉細胞瘤等需擴大切除并同期重建,術后需長期隨訪觀察復發跡象。
突然掉牙齒后應立即用無菌紗布壓迫止血,保存脫落牙置于牛奶或生理鹽水中就醫。修復期間避免進食過硬過黏食物,使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建議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中老年群體應定期檢測骨代謝指標,妊娠期女性需加強鈣質攝入預防牙齒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