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通過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腸溶片等藥物緩解。便秘通常由飲食結構不合理、水分攝入不足、腸道動力減弱、藥物副作用、器質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飲食結構不合理是便秘的常見誘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會導致腸道內容物體積減小,難以刺激腸壁蠕動。建議增加全谷物、綠葉蔬菜、火龍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同時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水分攝入不足會使糞便干硬難以排出。成人每日應保證1500-2000毫升飲水量,晨起空腹飲用溫水可刺激胃腸反射。伴隨腹脹癥狀時可配合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管蠕動。
腸道動力減弱多見于老年人群。隨著年齡增長,腸道平滑肌收縮力下降,傳輸速度減緩。適度進行快走、瑜伽等運動能增強腹肌力量,改善腸道功能。若出現排便費力、肛門墜脹感,需警惕直腸前突等盆底功能障礙。
某些抗抑郁藥、鈣劑等藥物會抑制腸道蠕動。長期服用鐵劑可能引發黑便和便秘,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內分泌疾病也會導致代謝減慢,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頑固性便秘伴隨體重下降、便血等癥狀時,需排除腸梗阻、腫瘤等器質性疾病。結腸傳輸試驗、腸鏡檢查可明確診斷,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日常可嘗試提肛運動鍛煉盆底肌,避免久坐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