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腳腫可通過抬高下肢、限制鈉鹽攝入、穿戴彈力襪、藥物治療、病因治療等方式緩解。腳腫可能由靜脈回流障礙、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減退、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抬高下肢
將下肢抬高超過心臟水平有助于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組織間隙液體滲出。建議老人平臥時用枕頭墊高雙腳,每日保持抬腿姿勢數小時。長期臥床者需定時改變體位,避免同一姿勢壓迫血管。
2、限制鈉鹽攝入
每日食鹽量控制在3克以內可減少水鈉潴留。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烹飪時用香料代替食鹽調味。腎功能不全患者更需嚴格限鹽,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尿劑。
3、穿戴彈力襪
醫用梯度壓力襪能改善靜脈瓣膜功能,預防下肢靜脈血液淤積。選擇膝下或大腿長度的二級壓力襪,晨起時穿戴,睡前脫下。皮膚破損或動脈缺血患者禁用。
4、藥物治療
呋塞米片可促進水分排出,螺內酯片能對抗醛固酮作用,地高辛片適用于心源性水腫。所有藥物均需醫生根據心電圖、腎功能等檢查結果開具,不可自行服用。
5、病因治療
慢性心衰患者需規范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腎病綜合征需免疫抑制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完善心臟超聲、尿常規等檢查明確病因。
建議每日監測體重變化,記錄24小時尿量。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蛋奶,適量食用冬瓜、紅豆等利水食物。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休息時做踝泵運動促進循環。若出現呼吸困難、尿量銳減或單側肢體突發腫脹,需立即就醫排查肺栓塞、深靜脈血栓等急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