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結腸癌通常可以治愈,治療效果與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患者身體狀況等因素密切相關。早期結腸癌指腫瘤局限于腸壁黏膜層或黏膜下層,未發生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主要通過手術切除、輔助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定期隨訪等方式干預。
手術切除是早期結腸癌的首選治療方式,通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腹腔鏡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組織,術后病理檢查確認切緣陰性即可達到根治效果。對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術后可能需配合輔助化療降低復發概率,常用藥物包括卡培他濱、奧沙利鉑、亞葉酸鈣等。靶向治療適用于特定基因突變患者,如西妥昔單抗可用于KRAS野生型患者。
極少數情況下,術后病理可能提示存在微轉移灶或脈管侵犯,這類患者需更積極的輔助治療。若術后未規范隨訪導致復發,可能進展為晚期結腸癌,此時治愈率顯著下降。新輔助治療在早期結腸癌中應用有限,僅適用于局部進展期患者縮小腫瘤體積。
早期結腸癌患者術后需保持高纖維低脂飲食,適量補充優質蛋白促進傷口愈合,避免腌制燒烤類食物。規律進行有氧運動改善腸道蠕動功能,術后第一年每3個月復查腸鏡和腫瘤標志物,5年生存率可超過90%。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腹痛癥狀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