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掛線是一種治療肛瘺的手術方法,通過橡皮筋或絲線在瘺管內形成慢性切割,促進瘺管逐漸愈合。該方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適用于單純性肛瘺或高位復雜性肛瘺的治療。
1、掛線原理:利用橡皮筋或絲線的持續張力,緩慢切割瘺管組織,同時刺激周圍肉芽組織增生。這種漸進式切割可避免一次性切開造成的肛門失禁風險,尤其適合涉及肛門括約肌的瘺管。術后需定期收緊掛線直至瘺管完全分開。
2、手術過程:在麻醉下探查瘺管走向,將探針從外口穿入內口,引導掛線穿過瘺管。掛線兩端在體外打結形成環狀,保持適當張力。術中需徹底清除瘺管內的壞死組織和感染灶,確保引流暢通。
3、術后護理:每日需用高錳酸鉀坐浴2-3次,每次15分鐘,保持肛門清潔。排便后及時沖洗,避免糞便污染創面。定期復查調整掛線松緊度,通常2-4周后瘺管可完全切開,創面逐漸愈合。
4、并發癥預防:可能出現出血、感染或掛線脫落。避免劇烈運動減少出血風險,出現發熱、劇痛需及時就醫。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吸煙者應戒煙以促進組織修復。
5、康復要點:術后1-2周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食燕麥、南瓜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恢復期可進行提肛運動鍛煉括約肌功能,每日3組每組20次。完全愈合需4-8周,期間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創面的活動。
術后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推薦小米粥、蒸魚等低渣食物,忌食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配合適量散步促進腸道蠕動。創面愈合后仍需保持肛門清潔習慣,定期肛腸科復查排除復發可能。高位復雜性肛瘺可能需結合切開引流術,具體方案由專科醫生評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