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宮頸炎可通過抗生素、抗炎藥、免疫調節劑、中藥制劑、局部用藥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病原體感染、激素水平異常、機械損傷、免疫力低下、衛生習慣不良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細菌感染是常見病因,可選用阿奇霉素、多西環素、左氧氟沙星等廣譜抗生素。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者需完成14天療程,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2、抗炎藥:慢性炎癥反應可選用布洛芬、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這類藥物能緩解下腹墜脹感,但需警惕胃腸道副作用,連續使用不超過7天。
3、免疫調節:反復發作患者可考慮匹多莫德、胸腺肽等免疫增強劑。這類藥物需連續使用3個月,配合規律作息和維生素C補充效果更佳。
4、中成藥:婦科千金片、金剛藤膠囊等具有清熱利濕功效。中藥治療周期較長,通常需要2-3個月,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5、局部用藥:保婦康栓、消糜栓等陰道栓劑可直接作用于病灶。使用前需清潔外陰,月經期暫停用藥,配偶需同步治療預防交叉感染。
患者應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食物,避免高糖飲食。適度進行瑜伽、慢跑等有氧運動有助于提升免疫力。若出現接觸性出血或分泌物異常增多,應及時進行宮頸TCT檢查排除病變風險。治療期間每月復查白帶常規,連續3次陰性方可認為臨床治愈。配偶同治可顯著降低復發率,建議雙方共同完成整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