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氣管炎通常好治,多數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可在1-2周內康復。治療效果主要與病原體類型、患者基礎健康狀況、是否及時干預等因素相關。
急性支氣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對癥治療可顯著緩解癥狀。輕癥患者通過休息、多飲水、保持空氣濕潤等生活護理即可改善。若出現細菌感染證據如黃膿痰、持續發熱,醫生可能建議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咳嗽劇烈時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或氨溴索等止咳祛痰藥物,但需避免濫用鎮咳藥。合并喘息癥狀時,霧化吸入布地奈德聯合支氣管擴張劑能有效緩解氣道痙攣。
少數情況下,急性支氣管炎可能進展為肺炎或慢性支氣管炎。高齡、吸煙、免疫功能低下者風險較高。若咳嗽超過3周未愈、出現呼吸困難或咯血,需警惕支原體感染、百日咳或結核等特殊病原體,此時需完善胸部影像學及病原學檢查。糖尿病患者或慢性心肺疾病患者更易出現并發癥,建議早期積極干預。部分患者可能因氣道高反應性遺留慢性咳嗽,需長期隨訪。
急性支氣管炎恢復期應避免吸煙及接觸冷空氣、粉塵等刺激物,適量飲用溫蜂蜜水有助于緩解咽部不適。飲食宜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避免辛辣食物。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但避免劇烈運動誘發咳嗽。若居家使用加濕器,需每日換水并清潔,防止微生物滋生。兒童及老年人需密切觀察呼吸頻率和精神狀態,出現嗜睡或口唇發紺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