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積液建議首診骨科或風濕免疫科,具體科室選擇需結合伴隨癥狀和病史。骨科主要處理創傷性、退行性病變;風濕免疫科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積液。
1、骨科排查:膝關節外傷、半月板損傷、骨關節炎等機械性損傷是常見誘因。若伴隨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需X線或MRI明確骨質及軟組織病變。急性期可采用關節腔穿刺抽液緩解癥狀。
2、風濕免疫科評估: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疾病常表現為對稱性關節積液。需檢測類風濕因子、抗CCP抗體、血尿酸等指標。生物制劑如阿達木單抗、托珠單抗可用于控制炎癥。
3、感染科會診:化膿性關節炎表現為高熱、關節劇痛,需緊急處理。關節液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可指導抗生素選擇,如頭孢曲松、萬古霉素等靜脈給藥。
4、康復科介入:慢性積液患者需超聲波治療、冷熱敷交替等物理療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直腿抬高運動可增強關節穩定性,減少復發。
5、中醫科調理:濕熱痹阻型可用四妙散加減,寒濕型適用獨活寄生湯。針灸選取犢鼻、陽陵泉等穴位,配合艾灸促進局部循環。
日常避免長時間爬樓梯、深蹲等動作,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飲食增加三文魚、堅果等抗炎食物攝入,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有助于維持關節功能,疼痛加劇時需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