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可通過頭孢類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含漱消毒液等方式預防感染和緩解不適。術后疼痛腫脹可能與創面暴露、細菌侵入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局部紅腫、隱痛等癥狀。
1、抗生素: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廣譜抗生素可預防拔牙創面感染。口腔厭氧菌環境易滋生細菌,藥物需覆蓋常見致病菌譜,用藥周期通常3-5天。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克林霉素替代。
2、鎮痛藥物: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能緩解術后疼痛。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建議在疼痛初期按需服用,避免空腹使用以防胃腸道刺激。
3、局部消毒:氯己定含漱液可減少口腔細菌負荷。每日3-4次含漱能機械性清除食物殘渣,維持創面清潔。含漱時避免劇烈鼓漱,術后24小時后方可使用以防血凝塊脫落。
4、止血護理:云南白藥膠囊輔助促進凝血。藥物中三七成分可收縮局部血管,配合咬緊無菌紗布30分鐘能有效止血。術后48小時內避免吮吸、吐口水等負壓動作。
5、腫脹管理:地塞米松短期應用減輕炎癥水腫。糖皮質激素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適用于智齒拔除等創傷較大情況,通常聯合抗生素使用不超過3天。
拔牙后24小時內冰敷患側面部,48小時后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選擇溫涼流質飲食如牛奶、蒸蛋,避免辛辣刺激及過硬食物。保持口腔清潔的同時避免劇烈漱口,術后一周內禁用吸管及吸煙。恢復期間出現劇烈疼痛、發熱或出血不止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