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中藥輔助、局部用藥、調節尿pH值、增強免疫力等方式治療。尿道炎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衛生習慣不良、性生活不潔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細菌性尿道炎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淋球菌性尿道炎推薦頭孢曲松聯合阿奇霉素,非淋菌性尿道炎可選用多西環素。用藥需完成全程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
2、中藥輔助:濕熱下注型可選用八正散加減,含車前子、瞿麥等成分;氣滯血瘀型適用桂枝茯苓丸。中成藥如三金片、熱淋清顆粒具有利尿通淋作用,需辨證使用。中藥療程一般持續2-4周,配合抗生素可減輕尿頻尿急癥狀。
3、局部用藥:女性患者可用聚維酮碘溶液坐浴,每日2次抑制局部細菌。復方黃柏液涂劑適用于外陰沖洗,含苦參、白鮮皮等成分。前列腺炎相關尿道炎可采用前列安栓直腸給藥,改善局部微循環。
4、調節尿pH值:堿化尿液可選用枸櫞酸鉀顆粒,緩解排尿灼痛。酸化尿液可用維生素C片,每日劑量不超過1000mg。尿pH值維持在6.2-6.8可抑制大腸桿菌繁殖,配合抗生素增強殺菌效果。
5、增強免疫力:補充β-葡聚糖、乳鐵蛋白等免疫調節劑。維生素D3每日補充2000IU改善黏膜免疫。益生菌制劑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可調節泌尿生殖道菌群平衡,減少復發風險。
治療期間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刺激。選擇棉質透氣內褲,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急性期限制劇烈運動,恢復期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必要時進行尿培養指導精準用藥。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冬瓜、黃瓜等利尿食材,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