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小葉增生是乳腺組織常見的良性病變,主要表現為乳腺小葉結構異常增生。該病屬于乳腺增生癥的一種亞型,好發于30-50歲女性,與內分泌功能紊亂密切相關。
乳腺小葉增生通常由激素水平失衡、精神壓力、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雌激素與孕激素比例失調是核心發病機制,長期雌激素優勢刺激會導致乳腺小葉導管和腺泡過度增生。精神緊張、焦慮等情緒波動可能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影響激素分泌。高脂飲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加重內分泌紊亂。
典型癥狀表現為乳房脹痛或刺痛,疼痛常與月經周期相關,經前加重、經后緩解。乳房觸診可發現顆粒狀或條索狀結節,質地柔韌且邊界不清。部分患者伴有乳頭溢液,多為淡黃色清亮液體。癥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約20%患者無明顯不適。
診斷主要依靠乳腺超聲和鉬靶檢查。超聲下可見乳腺結構紊亂,呈"豹紋樣"改變;鉬靶可顯示散在點狀或片狀密度增高影。對于不典型病例可能需要穿刺活檢排除惡性病變。
治療以生活方式調整為主。建議保持規律作息,每日保證7-8小時睡眠。飲食宜清淡,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攝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疼痛明顯時可考慮藥物治療,常用中成藥包括乳癖消片、逍遙丸等,西藥可選擇他莫昔芬等抗雌激素藥物。物理治療如低頻脈沖電刺激可緩解局部癥狀。
定期隨訪是關鍵,建議每6-12個月復查乳腺超聲。若出現結節短期內迅速增大、質地變硬或伴有皮膚改變等預警癥狀,需及時就診排除惡變可能。絕大多數患者預后良好,癥狀多在絕經后自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