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感染可通過保持局部清潔、使用抗感染藥物、調整生活習慣、避免刺激因素、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陰道感染通常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免疫力下降、衛生習慣不良、激素水平變化等原因引起。
1、保持局部清潔
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或洗液。清洗時應從前向后擦拭,防止肛周細菌污染。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避免穿緊身化纖衣物。月經期需增加衛生巾更換頻率,減少潮濕環境滋生細菌。
2、使用抗感染藥物
細菌性陰道炎可遵醫囑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軟膏等抗菌藥物。真菌感染常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藥物。混合感染需聯合用藥,使用前需通過白帶常規檢查明確病原體類型。切忌自行購買洗液灌洗陰道破壞菌群平衡。
3、調整生活習慣
保證每日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導致免疫力下降。飲食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預防真菌感染。治療期間暫停性生活,伴侶需同步檢查避免交叉感染。
4、避免刺激因素
不使用帶香味的衛生巾或護墊,避免陰道沖洗行為。游泳后及時更換泳衣,公共浴池盡量選擇淋浴。少用含化學物質的沐浴產品,如出現瘙癢禁用指甲抓撓。長期服用抗生素者需注意補充益生菌。
5、定期復查
完成藥物治療后需復查白帶常規確認療效,頑固性感染可能需延長療程。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絕經后婦女可考慮局部雌激素治療改善黏膜防御力。出現異常出血或腹痛需及時排除盆腔炎等并發癥。
日??蛇m當食用大蒜、蔓越莓等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但不可替代藥物治療。選擇寬松衣物避免局部摩擦,運動后及時清潔會陰。建立規律作息增強抵抗力,每年進行婦科體檢。若癥狀持續或加重,如出現發熱、異常分泌物等情況,須立即就醫進行專業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