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骨質增生通常無法自愈,可通過藥物鎮痛、手術修整、物理治療、口腔護理、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該癥狀可能與創傷刺激、慢性炎癥、遺傳因素、內分泌異常、牙周病等因素有關,常表現為牙齦腫脹、牙齒松動、咬合疼痛等癥狀。
1、藥物鎮痛: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能緩解疼痛,伴有感染時需聯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局部涂抹丁硼乳膏可減輕牙齦充血,但無法消除骨性增生組織。
2、手術修整:增生骨質導致嚴重咬合障礙時需行骨突修整術,廣泛性增生可能需正頜手術。術前需拍攝CBCT評估骨質范圍,術后配合冷敷和流質飲食。
3、物理治療:超聲導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低強度激光治療可抑制異常成骨。每日用沖牙器清潔增生部位,避免食物殘渣刺激黏膜。
4、口腔護理:選用軟毛牙刷呈45度角清潔齦緣,含氟牙膏聯合牙線使用。避免咀嚼硬物造成黏膜損傷,戒煙防止尼古丁刺激成骨細胞活性。
5、定期復查:每3-6個月進行牙周探診檢查,拍攝全景片監測骨質變化。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骨質疏松患者應評估鈣磷代謝。
日常飲食增加乳制品和深海魚類攝入,補充維生素D3促進鈣質吸收。適度進行咬合訓練如咀嚼無糖口香糖,避免單側咀嚼習慣。出現持續性疼痛或牙齒移位需及時就診口腔頜面外科,夜間磨牙患者建議佩戴咬合墊。保持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定期潔牙清除牙結石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