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可通過控制體重、適度運動、營養補充、物理治療、藥物干預等方式保養。退行性骨關節病與關節軟骨磨損、炎癥反應等因素有關,需綜合干預延緩病情進展。
1、控制體重
超重會增加膝關節負荷,加速軟骨磨損。建議通過低升糖指數飲食如燕麥、糙米控制熱量攝入,避免深蹲、爬樓梯等加重關節壓力的動作。體重指數應控制在18.5-23.9范圍內,每減輕1公斤體重可降低膝關節負荷4公斤。
2、適度運動
推薦游泳、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水中浮力可減少關節壓力,騎行動作能增強股四頭肌力量。避免籃球、跳繩等沖擊性運動,運動時佩戴護具可減少關節震動。
3、營養補充
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如三文魚,有助于抑制關節炎癥。補充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促進軟骨修復,維生素D與鈣劑聯合使用能改善骨密度。每日攝入300毫升牛奶或酸奶提供優質蛋白。
4、物理治療
熱敷可緩解晨僵癥狀,每次15-20分鐘,溫度不超過50℃。超聲波治療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脈沖電磁場療法可刺激軟骨細胞增殖。急性發作期可采用冷敷減輕腫脹,每日不超過3次。
5、藥物干預
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塞來昔布等COX-2抑制劑,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改善潤滑功能。中成藥如仙靈骨葆膠囊具有補腎壯骨功效,外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可局部鎮痛。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日常建議選擇防滑鞋避免跌倒,使用手杖分擔下肢負荷。居家安裝浴室扶手、坐便器增高墊等適老化設施。定期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如踝泵運動,保持每日曬太陽20分鐘促進維生素D合成。出現關節變形、夜間靜息痛需及時骨科就診,嚴重者可能需要關節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