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流膿水可能與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外耳道濕疹、膽脂瘤型中耳炎等因素有關。

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生產廠家:廣州南新制藥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希刻勞適用于治療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1.中耳炎:由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2.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山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化膿性鏈球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3.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體炎):由化膿性鏈球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注:青霉素是治療和預防鏈球菌感染(包括預防風濕熱)的常用藥,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羧氨芐青霉素(Amoxicillin)作為預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細菌性心內膜炎的藥物,在此方面,對于顱防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選擇。一般說來頭孢克洛對于消滅鼻咽部的鏈球菌有效,然而,對于預防繼發性風濕熱或細菌性心內膜炎,目前尚無證實頭孢克洛療效的重要數據。治療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時,至少應給予10天的頭抱克洛治療量。
4.尿道感染(包括腎盂腎炎和膀胱炎):由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克雷門氏桿菌屬和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引起。注:頭孢克洛對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5.皮膚和皮膚組織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
6.鼻竇炎。
7.淋球菌性尿道炎。應進行適當的組織培養和敏感性研究。以測定致病菌對頭孢克洛的敏感性。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成人常用劑量是0.25g。每8小時一次。支氣管炎和肺炎的劑量是0.25g一次,每日三次。鼻竇炎推薦劑量為0.25g一次,每日三次,共10日。較重的感染(如肺炎)或敏感性稍差的細菌引起的感染﹑劑量可加倍。每日4g的劑量曾在正常人安全地用了28日,但每日總量不宜超過此量。治療男性和女性急性淋球菌尿道炎,可給予了一次3g的劑量,與丙磺舒lg聯合用。
立即購買
1、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膚及皮下組織的炎癥反應,多因挖耳損傷或污水進入耳道導致細菌感染。患者會出現耳痛、耳癢、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癥狀,嚴重時分泌物可呈膿性。治療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撓,可遵醫囑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藥物控制感染。
2、中耳炎
中耳炎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體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發炎癥。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耳痛、聽力下降、耳內流膿,膿液初期為血性后轉為黏膿性。
3、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可由外傷、炎癥或氣壓傷導致,穿孔后中耳分泌物經外耳道流出形成膿液。患者多有耳痛、耳鳴、聽力減退表現,合并感染時膿液量增多。需避免耳道進水,急性期可選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口服抗生素,慢性穿孔需手術修補。

4、外耳道濕疹
外耳道濕疹屬于變態反應性疾病,耳道皮膚出現紅斑、滲出、結痂,繼發感染時滲出物轉為膿性。常見于過敏體質人群,表現為反復耳癢、脫屑。治療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局部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合并感染時加用硼酸冰片滴耳液。
5、膽脂瘤型中耳炎
膽脂瘤型中耳炎是角化上皮在中耳堆積形成的病變,可破壞周圍組織導致耳漏,膿液伴惡臭。患者需進行顳骨CT檢查明確范圍,通過乳突根治術清除病灶,術后定期沖洗耳道防止復發。

日常應注意避免用尖銳物品掏耳,游泳時佩戴耳塞防止進水,出現耳道分泌物增多或聽力異常應及時就診。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增強黏膜抵抗力。耳部保持干燥清潔,洗澡后可用吹風機低溫檔吹干耳周,但避免直接對耳道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