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里面長了個小疙瘩按壓疼痛可能是瞼腺炎或瞼板腺囊腫引起。瞼腺炎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導致,瞼板腺囊腫則與腺體堵塞有關。癥狀可能包括紅腫、壓痛、異物感等,可通過熱敷、藥物或手術等方式治療。
1、細菌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是瞼腺炎的常見原因。細菌通過毛囊或腺體開口侵入,引發局部化膿性炎癥。典型表現為眼瞼邊緣紅腫熱痛,可能伴隨黃色膿點形成。早期可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紅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藥物控制感染,嚴重者需切開排膿。
2、腺體堵塞
瞼板腺分泌的油脂無法正常排出時會形成瞼板腺囊腫。這種無痛性結節初期較小,繼發感染后會出現壓痛。囊腫可能與用眼過度、油脂分泌異常有關。熱敷可促進腺管通暢,頑固性囊腫需曲安奈德注射或手術刮除。
3、用眼衛生不良
經常揉眼、帶妝入睡等習慣會增加感染風險。臟手接觸眼部可能引入病原體,化妝品殘留易堵塞腺體。建議每日清潔眼瞼邊緣,使用專用眼部卸妝產品。出現癥狀時應停用眼線筆、睫毛膏等化妝品。
4、免疫力下降
疲勞、熬夜或感冒期間更易發生瞼腺炎。免疫力降低時,眼部正常菌群可能過度繁殖。糖尿病患者復發概率較高。保持規律作息,補充維生素A、C有助于增強眼表抵抗力。反復發作者需排查血糖異常。
5、過敏反應
接觸性皮炎可能導致眼瞼水腫性結節。某些眼藥水、隱形眼鏡護理液中的成分可能引發過敏。表現為瘙癢明顯的紅色丘疹,可能誤認為感染性腫塊。需停用致敏物質,使用奧洛他定滴眼液等抗過敏藥物。
日常應注意保持眼部清潔,避免用手揉眼。熱敷時使用40℃左右溫水浸濕毛巾,每日3-4次每次10分鐘。飲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若腫塊持續增大、疼痛加劇或影響視力,應及時到眼科就診。佩戴隱形眼鏡者需暫停使用直至痊愈,注意鏡片消毒規范。兒童患者家長應幫助做好局部清潔,防止抓撓造成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