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狀紅斑狼瘡建議首診皮膚科,若伴隨系統癥狀需轉診風濕免疫科。盤狀紅斑狼瘡DLE作為慢性皮膚型紅斑狼瘡,主要累及皮膚,但需警惕系統性病變可能。
1、皮膚科:
皮膚科是盤狀紅斑狼瘡的首選就診科室。典型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盤狀紅斑,表面附著鱗屑,好發于面部、耳廓等日光暴露部位。皮膚科醫生可通過皮膚鏡檢查、組織病理活檢顯示角化過度、毛囊角栓等特征明確診斷,并指導局部治療如糖皮質激素軟膏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2、風濕免疫科:
若患者出現關節腫痛、持續低熱、口腔潰瘍等癥狀,提示可能發展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需轉診風濕免疫科。通過抗核抗體ANA、抗雙鏈DNA抗體等血清學檢測評估系統受累情況,必要時采用羥氯喹等免疫調節藥物干預。
3、病理科:
皮膚活檢標本需病理科協助診斷。典型病理表現為基底細胞液化變性、真皮淺層淋巴細胞浸潤及附屬器周圍炎癥,病理結果對鑒別其他皮膚疾病如扁平苔蘚具有決定性意義。
4、眼科:
長期使用羥氯喹的患者需定期眼科隨訪。該藥物可能引起視網膜色素沉著,建議每6-12個月進行眼底檢查、視野評估等監測,防止不可逆視力損傷。
5、口腔科:
口腔黏膜受累者需口腔科協同處理。約15%患者出現口腔糜爛或潰瘍,可采用含利多卡因的漱口液緩解疼痛,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損傷。
日常需嚴格防曬選擇SPF50+廣譜防曬霜,避免使用光敏性藥物如四環素類抗生素。飲食宜補充維生素D及Omega-3脂肪酸深海魚、亞麻籽油,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煙并保持規律作息,心理壓力可能誘發病情活動,可通過正念訓練調節情緒。定期監測皮損變化及全身癥狀,若出現新發關節痛、蛋白尿等表現應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