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可通過人工淚液、維生素B2片、生脈飲等藥物緩解。口干可能由生理性脫水、干燥綜合征、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需針對不同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生理性因素導致的短期口干,通常與飲水不足、高鹽飲食或長時間說話有關。增加每日飲水量至1500-2000毫升,減少腌制食品攝入,使用加濕器維持環境濕度在40%-60%可有效改善。含服無糖薄荷糖或咀嚼無糖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
干燥綜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口干,可能與淋巴細胞浸潤唾液腺有關,常伴眼干、關節痛癥狀。羥氯喹可調節免疫功能,嚴重者可短期使用潑尼松。中藥麥冬、石斛代茶飲有滋陰生津功效。
糖尿病患者出現頑固性口干需警惕高血糖,典型表現為多飲多尿、體重下降。血糖監測顯示空腹血糖≥7.0mmol/L時可確診。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二甲雙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藥控制血糖,配合飲食管理可緩解癥狀。
長期服用抗組胺藥、抗抑郁藥等可能抑制唾液分泌。咨詢醫生調整用藥方案,必要時改用西替利嗪、舍曲林等對唾液腺影響較小的替代藥物。唾液替代劑如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能暫時緩解不適。
持續兩周以上的口干伴吞咽困難、口腔潰瘍,需排除口腔白斑、灼口綜合征等疾病。口腔科檢查包括唾液流量測定、唇腺活檢等。夜間口干嚴重者建議睡眠呼吸監測排除鼾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