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患者需注意及時就醫、規范用藥、充分休息、避免性生活及保持會陰清潔。急性盆腔炎主要由病原體感染引起,表現為下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異常等癥狀,需通過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
1、及時就醫
急性盆腔炎需盡早確診并治療,延誤可能導致炎癥擴散或轉為慢性。患者出現持續下腹疼痛、高熱、膿性分泌物時,應立刻就診婦科或急診科。醫生會根據病原學檢查選擇敏感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聯合多西環素,或氧氟沙星聯合甲硝唑。若形成盆腔膿腫或輸卵管卵巢膿腫,可能需手術引流。
2、規范用藥
抗生素治療需足療程,通常需連續使用14天以上,即使癥狀緩解也不可自行停藥。常用藥物包括注射用頭孢西丁鈉、鹽酸莫西沙星片等,需嚴格遵醫囑完成全程治療。用藥期間禁止飲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現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應及時復診調整方案。
3、充分休息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采取半臥位促進炎性分泌物局限。避免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否則可能加重盆腔充血。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過度疲勞會降低免疫力。可適當熱敷下腹部緩解疼痛,但體溫超過38.5℃時應避免熱療。
4、避免性生活
治療期間禁止性行為,防止病原體交叉感染或炎癥擴散。伴侶需同步檢查治療,避免反復感染。治愈后初次性生活應使用避孕套,建議痊愈后1個月經周期后再恢復正常性生活。合并性傳播疾病者需定期復查病原體。
5、保持清潔
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1-2次,避免陰道沖洗破壞菌群平衡。選擇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經期勤換衛生巾。公共場所注意馬桶消毒,游泳后及時清潔會陰。飲食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維持陰道微生態。
急性盆腔炎患者應保持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適量食用雞蛋、魚肉、西藍花等食物。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盆腔的動作。每月復查盆腔超聲直至炎癥完全吸收,慢性盆腔痛患者可配合物理治療。出現異常出血或持續腹痛需警惕輸卵管粘連或不孕等后遺癥,育齡女性建議完成治療后評估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