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癌患者需注意定期復查、保持口腔衛生、調整飲食結構、避免局部刺激及監測并發癥。涎腺癌是發生于唾液腺的惡性腫瘤,治療后的護理對預后至關重要。
1、定期復查
術后需嚴格遵循醫囑進行影像學檢查和臨床評估,通常建議前兩年每3-6個月復查一次頭頸部增強CT或MRI。復查內容包括原發灶區域、頸部淋巴結及遠處轉移篩查,特別關注肺部和骨骼等常見轉移部位。發現異常需及時干預,早期復發患者可能需二次手術或放射治療。
2、口腔衛生
放療后唾液分泌減少易引發齲齒,應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軟毛牙刷清潔。每日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漱口6-8次,餐后必須清潔義齒或牙托。出現口腔黏膜炎時可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外用溶液,避免繼發感染。
3、飲食調整
選擇軟爛易吞咽的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豆腐等,避免辛辣酸性食物刺激唾液腺。放療期間可少量含服維生素C片刺激唾液分泌,每日飲水不少于2000毫升。嚴重吞咽困難者需采用鼻飼或經皮胃造瘺營養支持。
4、避免刺激
禁止吸煙飲酒,遠離工業化學粉塵等致癌物。術后半年內避免面部按摩、熱敷等局部物理刺激,外出需做好面部防曬。腮腺區手術者應避免劇烈表情動作以防面神經損傷加重。
5、并發癥監測
觀察是否出現面部麻木、味覺改變等神經癥狀,或頸部腫塊、持續疼痛等復發征兆。放療后可能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需定期檢測促甲狀腺激素水平。長期隨訪中還需關注第二原發癌的發生風險。
涎腺癌患者應建立包含腫瘤科、口腔科、營養科的多學科隨訪體系。日常可進行溫和的頸部活動度訓練,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淋巴水腫。心理支持同樣重要,可加入病友互助團體緩解焦慮情緒。治療期間所有用藥調整均需經主治醫師評估,不可自行服用增強免疫力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