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淋巴結炎引起的腹痛可通過熱敷、調整飲食、藥物治療、補液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腸系膜淋巴結炎多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胃腸炎、呼吸道感染、免疫異常等因素引起。
1、熱敷
使用溫熱毛巾敷于腹部疼痛區域,溫度控制在40攝氏度左右,每次持續15分鐘。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脹導致的牽涉痛。注意避免燙傷皮膚,每日可重復進行多次。熱敷期間建議保持平臥位,減少腸道蠕動刺激。
2、調整飲食
發病期間選擇低渣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逐步過渡到稀粥、爛面條等半流質。避免高纖維蔬菜水果、乳制品及油膩食物,減少腸道負擔。少食多餐原則,每日進食5-6次,單次攝入量不超過200毫升。恢復期可添加蒸蛋羹、魚肉糜等易消化優質蛋白。
3、藥物治療
細菌感染時可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克肟等抗生素。腹痛明顯可使用顛茄片緩解腸道痙攣,發熱者配合布洛芬退熱鎮痛。病毒感染以對癥治療為主,可服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調節腸道菌群。所有藥物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禁止自行調整劑量。
4、補液治療
伴有嘔吐腹瀉時需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按體重每公斤50毫升計算每日補液量,分次少量飲用。嚴重脫水者需靜脈輸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電解質紊亂者補充氯化鉀注射液。補液期間監測尿量及精神狀態,兒童患者家長需記錄出入水量。
5、手術治療
出現化膿性淋巴結炎、腸梗阻等并發癥時需行腹腔鏡淋巴結引流術。罕見情況下發生腸套疊需緊急實施腸管復位術,術中取淋巴結活檢排除淋巴瘤可能。術后需禁食胃腸減壓,靜脈營養支持,逐步過渡到腸內營養。
腸系膜淋巴結炎恢復期應保證充足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腹痛。每日監測體溫變化,觀察腹痛性質及排便情況。保持規律作息,注意腹部保暖,預防呼吸道感染誘發復發。兒童患者家長需定期復查腹部超聲,觀察淋巴結消退情況。飲食上遵循從稀到稠、從少到多原則,三個月內避免進食生冷刺激食物。出現持續發熱、嘔吐咖啡樣物或血便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