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隆起不一定是癌癥。賁門隆起是胃鏡檢查中常見的描述性術語,可能由炎癥、息肉、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等多種原因引起,需結合病理活檢進一步明確性質。
1、良性病變:
多數賁門隆起屬于良性病變。胃食管反流引起的黏膜炎癥性增生、賁門部息肉或平滑肌瘤等良性腫瘤均可表現為局部隆起。此類病變生長緩慢,邊界清晰,胃鏡下可見黏膜表面光滑,色澤正常。患者可能伴隨反酸、燒心等消化道癥狀,但無體重驟降、嘔血等惡性表現。通過規范抗酸治療或內鏡下切除后預后良好。
2、惡性病變:
約15%-30%的賁門隆起可能為惡性腫瘤。賁門癌早期常表現為黏膜粗糙伴微小隆起,進展期可見菜花樣腫物或潰瘍性病變。胃鏡下惡性征象包括黏膜脆性出血、邊緣不規則、基底浸潤等。患者可能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貧血、黑便等報警癥狀。確診需依賴病理組織學檢查,若發現腺癌細胞則需評估分期,早期病例可通過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中晚期需聯合手術與放化療。
日常需避免高鹽腌制食物及燙食刺激,戒煙限酒可降低惡變風險。確診良性病變者每1-2年復查胃鏡,若出現進食梗阻感或持續上腹痛應及時就診。保持規律飲食、適度運動有助于維持消化道健康,合并反流癥狀者睡前3小時勿進食,睡眠時抬高床頭15-2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