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可通過觀察疼痛特征、活動受限程度、感覺異常范圍、反射變化及影像學檢查等方式綜合判斷。腰椎間盤突出通常由長期不良姿勢、急性外傷、椎間盤退變、遺傳因素及職業勞損等原因引起。
1、疼痛特征:
腰椎間盤突出典型表現為腰部放射性疼痛,咳嗽或打噴嚏時加重。疼痛多從腰部向單側臀部、大腿后側放射至小腿外側,呈燒灼樣或電擊樣。臥床休息時疼痛減輕,久坐或彎腰時加劇。需與腰肌勞鈍痛鑒別,后者疼痛范圍局限且無下肢放射。
2、活動受限:
患者常出現腰椎活動度下降,前屈幅度減少50%以上。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患肢抬高不足70°即誘發疼痛具有診斷價值。嚴重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行走百米即需蹲下緩解。日??赏ㄟ^嘗試腳尖行走、腳跟行走測試腓腸肌力量。
3、感覺異常:
神經根受壓會導致特定皮節區感覺異常,L4/L5突出多表現為足背內側麻木,S1神經根受累常見足底外側感覺減退??捎没匦吾樰p劃皮膚對比兩側感覺差異。部分患者伴發蟻走感或襪套樣感覺障礙,提示多節段受壓可能。
4、反射變化:
膝跳反射減弱提示L3/L4神經根受壓,跟腱反射消失常見于S1神經根損傷。可用叩診錘檢查雙側反射對稱性。馬尾綜合征患者可能出現肛門反射消失,伴大小便功能障礙需立即就醫。
5、影像學驗證:
居家可通過前屈摸足尖測試腰椎柔韌性,陽性者建議就醫行MRI檢查。X線片可排除骨折但無法顯示軟組織,CT能觀察骨性結構壓迫,MRI可清晰顯示髓核突出程度。神經電生理檢查有助于定位受損神經節段。
建議每日進行麥肯基伸展訓練,仰臥位雙膝抱胸保持15秒重復10次。游泳和普拉提可增強核心肌群穩定性,避免負重深蹲和轉體運動。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三文魚、乳制品及深綠色蔬菜有助于維持骨骼健康。睡眠時側臥屈膝姿勢可減輕椎間盤壓力,使用中等硬度床墊為宜。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進行性肌力下降需及時至脊柱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