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確診通常需要結合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檢查。主要檢查方式包括陰道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病理活檢以及必要時輔助磁共振成像。
陰道超聲檢查是初步篩查的首選方法,經陰道探頭可清晰顯示子宮內膜形態,典型息肉表現為宮腔內高回聲團塊伴蒂部血流信號。經陰道超聲對直徑大于10毫米的息肉檢出率可達80%以上,但對微小息肉或子宮內膜增厚鑒別存在局限。
宮腔鏡檢查作為金標準,能直接觀察息肉大小、數量及基底情況,同時可進行精準取材。檢查時可見表面光滑的贅生物,多數呈粉紅色,血管分布規則。宮腔鏡聯合直視下活檢可提高診斷準確率至95%以上。
病理活檢是確診的必要環節,通過獲取組織標本進行顯微鏡檢查,可明確息肉性質并排除惡性病變。典型病理表現為纖維血管軸心覆蓋功能性子宮內膜,可見不同程度腺體擴張和間質纖維化。
磁共振成像適用于特殊病例評估,當懷疑息肉惡變或需鑒別子宮肌瘤時,T2加權像能清晰顯示息肉與肌層的分界。該檢查對評估巨大息肉直徑超過30毫米或疑似腺肉瘤具有重要價值。
對于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建議優先完成陰道超聲篩查。若發現宮腔占位或持續出血未緩解,需進一步行宮腔鏡檢查及病理確診。絕經后女性發現子宮內膜息肉或伴有不規則出血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完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