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綜合征屬于周圍神經卡壓性疾病,就診時首選骨科或手外科,部分醫院分科較細時可選擇神經內科。骨科醫生通過體格檢查、神經傳導速度測定或肌電圖明確診斷;手外科對腕橫韌帶松解等手術治療更具經驗;神經內科可鑒別其他周圍神經病變。癥狀較輕時可采用腕部制動、口服甲鈷胺營養神經;中重度患者需考慮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或手術減壓。日常避免長時間屈腕動作,使用鍵盤時保持手腕中立位,睡眠中佩戴腕部支具防止壓迫。
1、骨科:作為首診科室,骨科醫生通過Tinel征和Phalen試驗初步判斷正中神經受壓程度,必要時安排超聲或MRI檢查腕管結構。非手術治療包括腕關節中立位固定、口服布洛芬緩解炎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需轉診手外科。
2、手外科:專精于腕管松解術開放式或內鏡下,術后康復期指導手指屈伸訓練。術前評估需排除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術后并發癥包括瘢痕粘連和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
3、神經內科:當出現雙側手腕麻木或合并肢體無力時,需排除多發性神經根病變。神經傳導檢查顯示遠端運動潛伏期延長>4.5ms可確診,需與頸椎病神經根型鑒別。
4、康復科:術后患者接受低頻脈沖電刺激促進神經修復,配合蠟療緩解瘢痕攣縮。治療師指導居家進行正中神經滑動練習,如腕關節背伸時逐節伸展手指。
5、疼痛科:針對頑固性疼痛實施腕管內注射治療,常用復方倍他米松聯合利多卡因,注射后需監測血糖變化。沖擊波治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每周2次連續4周。
急性期減少抓握動作,用對側手輔助完成擰毛巾等動作。飲食增加富含維生素B6的鮭魚、香蕉,促進髓鞘形成。睡眠時用枕頭墊高手腕減輕水腫,每日冰敷15分鐘緩解炎癥。若出現大魚際肌萎縮或持續性麻木,需在48小時內急診處理神經不可逆損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