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白天困可能由晝夜節律紊亂、心理壓力、咖啡因攝入過量、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作息、放松訓練、限制刺激性飲品、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甲狀腺激素替代等方式改善。
1、節律紊亂:
生物鐘失調是常見生理性因素,長期熬夜或跨時區旅行會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議固定起床時間,早晨接觸陽光30分鐘,夜間避免使用電子設備,逐步建立睡眠驅動力。
2、情緒壓力:
焦慮抑郁狀態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入睡困難與日間嗜睡并存。正念呼吸練習可降低皮質醇水平,睡前溫水浴配合478呼吸法能縮短入睡潛伏期。
3、飲食刺激:
午后飲用咖啡、濃茶或功能飲料會延長咖啡因半衰期。每日咖啡因攝入應控制在400mg以下,下午3點后避免攝入,替換為甘菊茶等溫和飲品。
4、呼吸障礙: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能與肥胖、頜面結構異常有關,通常表現為夜間窒息感、晨起頭痛。多導睡眠監測確診后,可采用口腔矯正器或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治療。
5、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代謝率下降,常伴隨記憶力減退、畏寒癥狀。血清TSH檢測異常者需左甲狀腺素鈉替代治療,定期監測激素水平調整劑量。
改善睡眠需綜合調整生活方式,晚餐選擇小米粥、香蕉等富含色氨酸食物,日間進行快走、瑜伽等中等強度運動。臥室環境保持20-22℃室溫,使用遮光窗簾隔絕光線干擾。持續兩周未緩解需進行多導睡眠圖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