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外露可通過牙齦移植術、結締組織移植、脫敏治療等方式改善。牙根外露通常由牙齦萎縮、牙周病、刷牙方式不當、牙齒排列不齊、咬合創傷等原因引起。
牙齦萎縮是牙根外露最常見的原因,長期牙齦炎癥或生理性退化會導致牙齦組織向根方退縮。輕度萎縮可通過更換軟毛牙刷、使用含氟牙膏減緩進展,中重度萎縮需進行牙齦移植術覆蓋暴露的牙根面。
牙周病引起的牙根暴露常伴隨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牙周基礎治療包括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控制炎癥后可通過引導性組織再生術恢復牙周支持組織。常用輔助藥物有鹽酸米諾環素軟膏、甲硝唑口頰片。
橫向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會造成楔狀缺損和牙齦損傷。建議采用巴氏刷牙法,選擇小頭軟毛牙刷,配合牙線清理鄰面。已有缺損者可進行復合樹脂充填或脫敏治療,常用脫敏劑含氟化鈉或硝酸鉀。
牙齒排列異常會導致局部牙齦受力不均。正畸治療能調整牙齒位置,分散咬合力。嚴重骨開窗者需結合牙槽骨修整術,常用手術方式包括隧道技術移植術、游離齦移植術。
咬合創傷引發的牙齦退縮需調磨早接觸點,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墊。伴有牙根敏感時可使用含鍶離子的脫敏牙膏,持續疼痛需排除根尖周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