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炎藥和中成藥三類。抗生素需根據病原體檢測結果選擇,常見用藥包括頭孢曲松、多西環素和甲硝唑;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緩解疼痛和炎癥;中成藥如婦科千金片、金剛藤膠囊具有輔助調理作用。
子宮內膜炎的藥物治療需針對感染類型和癥狀程度進行選擇。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癥通常需使用廣譜抗生素,頭孢曲松對革蘭陰性菌效果顯著,多西環素覆蓋支原體、衣原體等非典型病原體,甲硝唑則針對厭氧菌感染。混合感染可能需要聯合用藥方案。
慢性子宮內膜炎或伴有盆腔粘連時,可配合使用活血化瘀類中成藥。婦科千金片通過清熱除濕改善下腹墜脹,金剛藤膠囊能抑制纖維組織增生。疼痛明顯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但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
藥物治療期間需監測體溫和分泌物變化,若72小時內癥狀無改善或出現高熱,可能存在耐藥菌感染或盆腔膿腫等并發癥。部分反復發作的患者需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必要時延長抗生素療程至14天。合并宮腔粘連者需在藥物控制炎癥后行宮腔鏡分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