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子宮出血能否自行好轉需根據具體病因判斷。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出血可能自愈,而病理性因素通常需要醫療干預。
排卵障礙是異常子宮出血的常見原因,多見于青春期或圍絕經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導致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可能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經量時多時少。多數情況下通過調整作息、減輕壓力可逐漸恢復。
子宮肌瘤等器質性疾病引發的出血通常無法自愈。黏膜下肌瘤可能引起經期延長、經量增多,嚴重時導致貧血。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必要時需行肌瘤切除術或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內膜息肉也是常見病因,表現為經間期點滴出血或經后淋漓不盡。直徑小于1厘米的息肉有自然消退可能,較大息肉需宮腔鏡下摘除。長期不治療可能影響受精卵著床。
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可能出現自發性子宮出血,常伴有皮膚瘀斑、牙齦出血等全身癥狀。這類情況需及時血液科就診,單純等待難以自愈。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導致月經紊亂。患者通常伴有怕冷、體重增加等癥狀,需要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才能改善出血情況。
若出血持續超過7天或單次月經量超過80毫升,建議盡早就醫。絕經后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特殊情況必須立即檢查排除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