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醫來說有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風寒感冒會惡寒重發熱輕,頭痛、全身酸痛、鼻塞嚴重、流清涕、咳嗽、痰多稀薄等。可以祛風散寒發表治療。風熱感冒會惡寒輕,發熱重,鼻塞流黃綠鼻涕,痰黃綠濃等,可以采取祛風清熱解表來治療。
中醫所講的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是普通感冒的兩個主要類型。風寒感冒是指人體在沒有內熱的情況下受風著涼、淋雨等,風寒之邪侵入人體,出現流清鼻涕、打噴嚏、嗓子癢,一般不會發燒。風寒感冒的人多為虛寒之體,過去人們的飲食以蔬菜糧食為主,體內一般蘊積毒火較少,所以一些人得了風寒感冒喝些紅糖姜水,出出汗也能康復。風熱感冒是人體存在內熱的情況下,由于機體免疫力的下降,外感邪氣侵襲,擾動內熱,出現發熱、打噴嚏、流鼻涕、嗓子痛、咳嗽、頭痛等。其實現代社會風寒感冒的發病機會極少,這與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有很大關系,整天“酒肉穿腸過”,很多人平時體內就有積熱,過一段時間就有嗓子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扁桃體腫大等,這都是內熱的表現,在這個基礎上感受風邪,就會引發風熱感冒。
不少人曾質疑流感是不是也有風寒型、風熱型。其實流感屬于中醫講的“外感熱病”,所以流感患者基本上都表現為內熱,發病之初的咽紅、輕咳,就是體內蘊積熱毒反應在上呼吸道的表現,至于流感一開始就表現為發熱或高熱、嗓子疼、咳嗽,更是熱毒蘊結體內、襲擊于肺的表現。在國家衛健委新推出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中,也指出多數流感患者主要表現為風熱犯衛證,熱象再嚴重一點就是熱毒襲肺證,說明學術界權威意見也是認為流感屬于外感熱病,并將連花清瘟作為推薦用藥。
連花清瘟膠囊具有廣譜抗病毒的作用,對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禽流感病毒(H5N1、H9N2)、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以及手足口病毒等多種病毒均顯示出較強的抑制殺滅作用;而且研究發現該藥還可以突破耐藥菌的細菌生物膜,可有效抑制多種細菌。被國家感冒、流感等相關診療方案和指南17次推薦為防治用藥,為我國防治病毒類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發揮了重要作用。
連花清瘟膠囊是在中醫絡病理論指導下,由漢代名醫張仲景《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明代名醫吳又可《瘟疫論》應用大黃、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治療溫熱病名方銀翹散、加“溫補圣藥”紅景天化裁而來,并結合現代藥理研究創制而成。
連花清瘟膠囊的主要藥物成分中,貫眾、板藍根、銀花、連翹、石膏等都可內清火熱,大黃更為清火的重劑,可使體內存在的火毒通過大便排出,從而清除流感發燒的內在基礎,使患者體溫穩定下降,并且燒退后不再反彈。連花清瘟膠囊含有西藏高原耐寒、耐缺氧植物紅景天,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康復能力。
防治新冠肺炎體現多靶點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林等人,在研究中利用數據庫和相關文獻篩選出連花清瘟的活性成分及靶標,篩選后共獲得連花清瘟活性成分378個,潛在作用靶點282個,對應2019-nCoV靶點55個,表明了連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廣譜抗病毒、抑菌退熱、止咳化痰、調節免疫等作用有關,證實連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具有多成分多靶點的特點。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鐘南山院士團隊證明了連花清瘟不僅具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作用,同時還有抗炎作用,體現了多靶點作用特點。
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張伯禮院士聯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全國20余家醫院共同參與的“中藥連花清瘟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應用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可顯著提高新冠肺炎發熱、乏力、咳嗽等臨床癥狀的消失率,明顯改善肺部影像學特征,縮短癥狀持續時間,提高臨床治愈率,縮短核酸轉陰時間,在減少轉重型比例方面顯示出良好趨勢。這說明連花清瘟膠囊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能改善臨床癥狀并改善臨床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