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手術方式主要有局部切除術、腸段切除術、根治性切除術、姑息性切除術、造口術等。具體手術方式需根據腫瘤位置、分期及患者身體狀況決定。
1、局部切除術
適用于早期黏膜層腫瘤或良性息肉癌變。通過內鏡或經肛門顯微手術切除病灶,創傷小且保留腸道功能。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監測復發。
2、腸段切除術
針對局限在腸壁肌層的腫瘤,切除病變腸段及區域淋巴結。根據腫瘤部位分為右半結腸切除、左半結腸切除等類型,需進行腸道吻合重建。
3、根治性切除術
針對進展期腫瘤的標準術式,完整切除腫瘤所在腸段、系膜及區域淋巴組織。直腸癌可能需全直腸系膜切除術,部分患者需聯合鄰近器官切除。
4、姑息性切除術
用于晚期無法根治的患者,主要解決腸梗阻、出血等并發癥。手術范圍較小,可能采用短路吻合或支架置入等減癥措施。
5、造口術
包括臨時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低位直腸癌患者常需預防性回腸造口,晚期梗阻患者可能行結腸造瘺。術后需專業護理造口并指導生活適應。
大腸癌術后需根據病理分期配合放化療。飲食應循序漸進從流質過渡到低渣飲食,保證優質蛋白攝入促進傷口愈合。定期進行肛門功能鍛煉和適度運動,術后3-6個月需復查腫瘤標志物及影像學檢查。出現腹痛、排便異常等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