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可遵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氨基葡萄糖類、關節腔注射藥物、鎮痛藥、中成藥等藥物。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及活動受限,可能與年齡增長、肥胖、關節勞損等因素有關,需結合影像學檢查確診。
一、非甾體抗炎藥
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洛索洛芬鈉片等藥物可緩解關節炎癥和疼痛。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腫脹,適用于急性發作期。長期使用需監測胃腸及心血管不良反應,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二、氨基葡萄糖類
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鹽酸氨基葡萄糖片等可促進軟骨修復。作為軟骨保護劑,需連續服用較長時間才能顯效,可能出現輕度胃腸不適。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三、關節腔注射藥物
玻璃酸鈉注射液通過補充關節滑液改善潤滑功能,糖皮質激素如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可快速消炎鎮痛。注射治療需嚴格無菌操作,每年注射次數不宜過多,糖尿病患者慎用激素。
四、鎮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片、曲馬多緩釋片等適用于中重度疼痛。中樞性鎮痛藥需警惕依賴性,肝功能異常者慎用對乙酰氨基酚。疼痛緩解后應逐步減量。
五、中成藥
仙靈骨葆膠囊、骨刺平片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部分含馬兜鈴酸成分藥物需警惕腎毒性,聯合西藥使用時需間隔兩小時以上。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患者需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避免爬樓梯、深蹲等動作。日常可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寒冷季節注意關節保暖。飲食宜增加鈣質和膠原蛋白攝入,如牛奶、魚膠等。若保守治療無效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可考慮關節鏡清理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但需嚴格評估手術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