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肚子疼可能由生理性宮縮、先兆流產、異位妊娠、泌尿系統感染、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孕期腹痛需根據具體癥狀和孕周綜合判斷,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生理性宮縮
妊娠中晚期出現的無規律宮縮屬于正常現象,表現為腹部短暫發緊,無陰道出血或持續疼痛。這種假性宮縮由子宮肌肉適應性拉伸引起,可通過改變體位、適當休息緩解。若每小時超過4次或伴隨下墜感應警惕早產。
2、先兆流產
孕早期劇烈腹痛伴隨陰道流血需考慮先兆流產,可能與胚胎染色體異常、黃體功能不足或外力撞擊有關。典型癥狀為陣發性下腹墜痛,類似痛經但程度更重。需立即臥床并檢測孕酮水平,必要時使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藥物保胎。
3、異位妊娠
輸卵管妊娠破裂會導致單側撕裂樣劇痛,常發生在停經6-8周,伴隨肩部放射痛和休克癥狀。血HCG監測和陰道超聲可確診,需緊急手術處理。甲氨蝶呤注射液可用于早期輸卵管妊娠的藥物治療,嚴重者需行腹腔鏡手術。
4、泌尿系統感染
增大的子宮壓迫輸尿管易引發腎盂腎炎,表現為側腰部絞痛、尿頻尿急。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會使大腸桿菌感染風險增加。可選用頭孢克肟分散片等B類抗生素,配合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促進細菌排出。
5、胃腸功能紊亂
孕激素升高會減緩腸道蠕動,引發脹氣痛或痙攣性腹痛,多位于臍周且排便后緩解。建議分餐少食,避免豆類等產氣食物。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可調節菌群,嚴重便秘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孕婦出現腹痛時應記錄疼痛部位、持續時間和伴隨癥狀,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建議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每日攝入25克膳食纖維預防便秘,補充足夠水分維持泌尿系統健康。孕晚期規律宮縮或任何伴隨出血、發熱的腹痛都需立即就醫,定期產檢有助于早期發現妊娠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