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咬可通過冷敷止癢、局部用藥、避免抓撓、預防感染、觀察癥狀等方式處理。蚊蟲叮咬通常由蚊蟲唾液中的蛋白質引發局部過敏反應所致。
1、冷敷止癢:蚊子叮咬后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處10-15分鐘,低溫能收縮血管減緩組織胺釋放。冷敷可緩解瘙癢腫脹,每日重復3-4次效果更佳,注意避免凍傷皮膚。
2、局部用藥:涂抹含薄荷腦、樟腦的外用藥膏如風油精、清涼油緩解瘙癢。爐甘石洗劑具有收斂作用,適合兒童使用。避免將藥膏涂在破損皮膚上。
3、避免抓撓:抓撓會刺激肥大細胞釋放更多組織胺,形成"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修剪指甲或佩戴手套可減少皮膚損傷,穿寬松衣物避免摩擦叮咬部位。
4、預防感染:叮咬處出現水皰時用碘伏消毒,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細菌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避免使用未經消毒的針具挑破水皰。
5、觀察癥狀:蚊蟲叮咬后出現全身皮疹、呼吸困難需警惕過敏反應。登革熱流行區出現發熱、關節痛應及時就醫,瘧疾流行區出現周期性發熱應進行血涂片檢查。
被蚊子叮咬后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驅蚊產品。飲食中補充維生素B1可通過汗液排出特殊氣味驅蚊,綠豆、薏米等清熱食物有助于緩解皮膚炎癥反應。保持環境干燥減少積水,定期更換花瓶、水盆中的存水。戶外活動后及時洗澡清除體表汗液氣味,臥室安裝紗窗紗門物理阻隔蚊蟲。孕婦嬰幼兒優先選擇蚊帳防護,慎用化學驅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