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長瘊子通常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能通過皮膚微小破損直接接觸傳播。瘊子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或手術切除等方式處理。
HPV感染是瘊子形成的主要原因。該病毒有100多種亞型,其中1、2、4型常導致尋常疣,3、10型易引發扁平疣。病毒侵入表皮細胞后加速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形成突出皮面的良性增生物。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人群患病風險較高。
皮膚直接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與患者共用毛巾、赤足行走在公共浴室等潮濕環境可能增加感染概率。皮膚存在微小裂口時,病毒更易侵入基底層細胞。兒童因免疫系統未完善、青少年因運動損傷多,均為高發人群。
瘊子臨床表現多樣。尋常疣多呈粗糙丘疹,好發于手指、甲周;跖疣因受壓形成淡黃色角質斑塊,行走時疼痛;扁平疣表現為膚色扁平丘疹,密集分布于面部和手背。部分疣體可能自行消退,但具有傳染性,可能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
局部藥物治療適用于小型疣體。水楊酸制劑可溶解角質,氟尿嘧啶軟膏能抑制病毒復制,咪喹莫特乳膏通過激活局部免疫清除病毒。使用前需清潔患處,避免涂抹至正常皮膚。頑固性疣體可采用液氮冷凍治療,通過低溫使疣體壞死脫落。激光或電灼適用于較大疣體,需由專業醫生操作。
保持皮膚完整性能有效預防。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公共場所穿拖鞋。足部多汗者可使用吸汗鞋墊,減少皮膚浸漬。出現皮膚破損及時消毒處理。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正常免疫功能。
直徑超過5毫米的瘊子、生長在面部或生殖器等特殊部位、伴有出血或快速增大時建議盡早就診。反復發作或多發性疣體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