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泡性咽炎可選用西地碘含片、銀黃含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藥物緩解癥狀。治療需針對病原體類型和炎癥程度,常用藥物包括局部抗菌劑、中成藥及抗生素。
1、局部抗菌劑:
西地碘含片通過釋放碘分子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對細菌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該藥物能減輕濾泡增生引起的異物感,使用時應含服至完全溶解,避免與含汞藥物同用。孕婦及甲狀腺疾病患者需謹慎使用。
2、清熱解毒中成藥:
銀黃含片由金銀花提取物和黃芩苷組成,具有抗炎消腫功效。適用于病毒感染或輕度細菌感染導致的咽部濾泡增生,可緩解咽干咽癢癥狀。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輔料中含糖。
3、抗生素治療: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針對細菌性咽炎效果顯著,能穿透咽部組織清除鏈球菌等致病菌。用藥前建議進行咽拭子培養,療程通常7-10天。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克拉霉素,需警惕腹瀉等腸道不良反應。
4、黏液溶解劑:
乙酰半胱氨酸顆粒能分解咽部分泌物中的黏蛋白,改善濾泡分泌物滯留引發的咳嗽。該藥物可與抗生素聯用,但哮喘患者可能誘發支氣管痙攣,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
5、局部麻醉劑:
利多卡因噴霧劑短期用于劇烈咽痛患者,通過阻斷神經傳導快速止痛。每日使用不超過3次,避免吞咽麻醉劑導致喉部感覺遲鈍。兒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嚴格掌握用量。
濾泡性咽炎患者日常應保持每天2000毫升溫水攝入,用淡鹽水漱口每日3-4次。飲食選擇百合粥、雪梨羹等潤燥食物,避免過熱或過冷刺激。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50%-60%,吸煙者需嚴格戒煙。癥狀持續超過2周或出現發熱、頸部淋巴結腫大時,需及時進行喉鏡檢查和血常規檢測。恢復期可練習腹式呼吸減少咽喉肌肉緊張,睡眠時適當墊高枕頭防止胃酸反流刺激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