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主要表現為胸痛、心悸、氣短、乏力及放射痛等癥狀。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主要由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典型癥狀包括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肌梗死等類型,不同階段的癥狀嚴重程度和表現有所差異。
1、胸痛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癥狀,多表現為胸骨后壓榨性疼痛或悶脹感,可向左肩、左臂內側或下頜放射。疼痛通常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誘發,持續數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緩解。若疼痛持續超過20分鐘且程度劇烈,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2、心悸
心悸指患者自覺心跳加快、沉重或不規則,多與心肌缺血導致的心律失常有關。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現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心房顫動等,嚴重時可引發暈厥。心悸發作時可能伴隨出汗、頭暈等癥狀,需通過心電圖檢查明確心律失常類型。
3、氣短
氣短常見于冠心病心力衰竭階段,表現為活動后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或端坐呼吸。心肌長期缺血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影響氣體交換。輕度氣短可能僅在爬樓梯時出現,嚴重者平靜狀態下也會感到呼吸費力。
4、乏力
乏力是冠心病患者的非特異性癥狀,表現為持續性的體力下降和易疲勞感。心肌供血不足導致全身器官灌注減少,尤其影響骨骼肌的氧供。患者可能誤認為衰老或缺乏鍛煉所致,但若伴隨其他心臟癥狀應提高警惕。
5、放射痛
放射痛指疼痛從胸骨區向其他部位擴散,常見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頸部、下頜或上腹部。這種牽涉痛源于心臟與體表神經的胚胎發育同源性。部分患者可能僅表現為牙痛或背痛而被誤診,需結合心電圖和心肌酶譜檢查鑒別。
冠心病患者日常需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波動。建議選擇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每周鍛煉3-5次,每次30分鐘。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和血脂,遵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藥物。若出現持續胸痛、意識模糊等癥狀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心肌梗死救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