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性肛裂通常由長期便秘、肛門括約肌痙攣、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感染因素、肛門結構異常等因素引起。陳舊性肛裂指肛管皮膚全層裂開并形成慢性潰瘍,病程超過2個月,常伴有哨兵痔和肛乳頭肥大。
1、長期便秘
糞便干硬導致排便時過度用力,反復機械性損傷肛管皮膚。干結糞便通過肛管時直接撕裂黏膜,裂口因反復刺激難以愈合。改善排便習慣,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保持大便軟化有助于預防肛裂復發。可適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滲透性瀉藥緩解便秘。
2、肛門括約肌痙攣
肛裂疼痛引發反射性內括約肌痙攣,導致局部缺血加重。痙攣形成惡性循環,使裂口持續處于張力狀態。溫水坐浴可放松括約肌,硝酸甘油軟膏能緩解肌肉痙攣。嚴重者可能需要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或側方內括約肌切開術。
3、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肛管后正中線血供較差,裂傷后修復能力弱。缺血使潰瘍面肉芽組織生長緩慢,創面長期不愈。使用地奧司明片等改善微循環藥物,配合紅外線理療促進局部血流。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部,每日提肛運動有助于增強盆底肌肉泵血功能。
4、感染因素
糞便污染導致裂口繼發細菌感染,炎性滲出物阻礙上皮再生。感染可引發肛竇炎、肛周膿腫等并發癥。保持肛門清潔,便后可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合并感染時需使用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復方角菜酸酯栓局部抗炎。
5、肛門結構異常
肛管狹窄、肛竇過深等解剖變異易造成排便時黏膜撕裂。先天性肛門畸形或手術瘢痕也會增加肛裂風險。肛門擴張術可改善狹窄,伴哨兵痔者需手術切除。肛門直腸測壓和超聲檢查有助于評估解剖結構異常程度。
陳舊性肛裂患者需保持每日飲水量超過2000毫升,適量食用火龍果、西梅等潤腸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排便時勿過度用力。每日進行溫水坐浴2次,每次15分鐘,坐浴后外用痔瘡膏保護創面。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或出現肛周膿腫、肛瘺等并發癥,應及時考慮手術治療。術后仍需注意肛門護理,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