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軟疣可通過局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免疫調節治療等方式處理。該病主要由痘病毒科軟疣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皮膚表面蠟樣光澤的半球形丘疹。
局部藥物治療適用于皮損數量較少的情況。常用藥物包括水楊酸制劑、維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這些藥物通過促進表皮剝脫或激活局部免疫反應發揮作用。使用前需由醫生評估皮損狀態,避免自行用藥導致皮膚刺激。
物理治療是臨床常用手段。液氮冷凍通過低溫破壞疣體組織,操作簡便但可能需多次治療;刮除術在無菌條件下直接清除疣體,適用于較大皮損。兩種方法均可能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需做好術后護理。
免疫調節治療適用于多發或復發病例。口服轉移因子膠囊、匹多莫德顆粒等藥物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部分頑固病例可能聯合干擾素局部注射,但需警惕發熱等不良反應。
日常預防需注意避免搔抓皮損,衣物高溫消毒,公共浴池使用個人拖鞋。兒童患者應暫停游泳課等集體活動,成人患者建議排查免疫抑制狀態。多數患者經規范治療4-12周可痊愈,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延長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