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喉炎可通過西地碘含片、金嗓利咽丸、潑尼松等藥物緩解癥狀,通常由用嗓過度、胃酸反流、病原體感染、過敏反應、環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局部消炎藥物:
西地碘含片通過釋放碘分子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減輕局部炎癥反應。復方硼砂含漱液可稀釋后含漱,對鏈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使用此類藥物需避免與含汞制劑同時使用,孕婦及甲亢患者慎用。
2、中成藥調理:
金嗓利咽丸含茯苓、半夏等成分,適用于痰氣互結型喉炎。黃氏響聲丸能改善聲帶充血水腫,服用期間需忌食辛辣。中成藥療程通常需2-4周,脾胃虛寒者應減量使用。
3、激素類藥物:
潑尼松用于急性喉炎發作期,可快速緩解聲帶水腫。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能降低氣道高反應性,使用后需清水漱口預防口腔念珠菌感染。激素治療不超過7天,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
4、抑酸藥物:
反流性喉炎需配合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療程通常8周。聯合多潘立酮促進胃排空,睡前3小時避免進食。治療期間需控制咖啡因及高脂飲食攝入。
5、抗過敏治療:
氯雷他定適用于過敏性喉炎伴鼻部癥狀者,可減輕黏膜滲出。孟魯司特鈉對嗜酸性粒細胞浸潤有效,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有無精神異常副作用。環境過敏原檢測有助于針對性預防。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ml溫水攝入,練習腹式呼吸減少聲帶摩擦,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避免長時間空調環境,聲嘶嚴重時建議每日發聲不超過2小時。蒸汽吸入可配合桉樹精油使用,喉部按摩選取廉泉、人迎穴位。反復發作超過3個月需喉鏡排查器質性病變,職業用嗓者應定期接受發聲訓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