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IOP是指眼內壓,即眼球內部液體對眼球壁產生的壓力,正常范圍為10-21毫米汞柱。眼內壓異常可能由房水循環障礙、青光眼、眼部外傷、葡萄膜炎、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等因素引起。眼內壓測量是青光眼篩查和隨訪的重要指標。
1、房水循環障礙
房水由睫狀體分泌后經前房角排出,若排出通道受阻會導致眼壓升高。常見于先天性房角發育異常或年齡相關的房水外流阻力增加。可通過前房角鏡檢查明確病因,治療包括激光小梁成形術或抗青光眼藥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
2、青光眼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壓升高與視神經損害直接相關,表現為進行性視野缺損。常用前列腺素類藥物如拉坦前列素降低眼壓,嚴重時需進行小梁切除術。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時眼壓常超過40毫米汞柱,需緊急降眼壓處理。
3、眼部外傷
眼球挫傷可能導致前房出血或晶狀體脫位,繼發房水排出障礙。眼內異物存留也可引起炎癥反應導致眼壓波動。需通過眼部B超和UBM檢查評估損傷程度,必要時行前房沖洗或玻璃體切割手術。
4、葡萄膜炎
虹膜睫狀體炎時炎性細胞和蛋白滲出可阻塞小梁網,糖皮質激素治療可能進一步影響房水動力學。需聯合使用睫狀肌麻痹劑如阿托品凝膠和非甾體抗炎藥,嚴重病例需全身免疫抑制劑治療。
5、激素性高眼壓
長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增加小梁網細胞外基質沉積,通常在用藥數周后出現眼壓升高。建議定期監測眼壓,必要時更換為氟米龍等低升壓激素或改用免疫調節劑。
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測量眼壓,有青光眼家族史者需縮短隨訪間隔。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長時間低頭動作,控制咖啡因攝入量。出現視物模糊伴眼脹頭痛時須立即就診,未經專業評估前切勿自行使用降眼壓藥物。糖尿病患者和高度近視者屬于眼壓監測重點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