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怕冷可能與生理性代謝減慢、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減退以及外周血管病變等因素有關。針對不同原因可采取相應改善措施。
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每年下降1%-2%,皮下脂肪組織逐漸減少,導致產熱能力降低。建議保持適度運動如太極拳、散步,促進血液循環;注意增添棉質、羊毛等保暖衣物;室溫建議維持在20-24℃。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貧血患者常伴發末梢循環障礙。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肢體遠端感覺異常,貧血患者常見面色蒼白、乏力。這類人群需定期監測血糖和血常規,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改善微循環藥物如胰激肽原酶,或糾正貧血的鐵劑、葉酸等。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在65歲以上人群中發生率約15%,會導致產熱底物不足。每日應保證每公斤體重1-1.2克蛋白質攝入,優選雞蛋、魚肉、豆制品等優質蛋白。維生素B12缺乏也會影響造血功能,可適量食用動物肝臟、乳制品。
甲狀腺功能減退在老年女性中發病率達5%-10%,典型表現包括畏寒、皮膚干燥、便秘。需檢測甲狀腺功能五項,確診后需長期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外周動脈硬化患者可能出現間歇性跛行,需進行踝肱指數檢測,必要時使用阿托伐他汀等調脂藥物。
若持續畏寒伴體重驟減、水腫或意識模糊,需警惕垂體功能減退等內分泌危象,應立即就醫。日??蛇M行手足部溫水浴促進循環,避免長時間靜止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