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口出現無痛無癢的肉疙瘩可能與痔瘡、肛周膿腫、直腸脫垂、肛乳頭肥大、尖銳濕疣等因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處理。
1、痔瘡
痔瘡是肛門靜脈叢擴張形成的柔軟團塊,內痔或外痔均可表現為肛門贅生物。久坐、便秘、妊娠等導致腹壓增高的因素可能誘發。早期可通過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溫水坐浴緩解,若持續增大需考慮膠圈套扎或手術切除。
2、肛周膿腫
肛腺感染形成的局限性膿腔,初期可能僅表現為皮下硬結。與肛竇炎、糖尿病等因素相關。需通過肛門指診鑒別,未化膿時可抗生素治療,形成膿腫后需切開引流。
3、直腸脫垂
直腸黏膜或全層脫出肛門外,常見于老年人和經產婦。與盆底肌松弛、慢性腹瀉有關。輕度脫垂可通過提肛運動改善,嚴重者需行直腸懸吊固定術。
4、肛乳頭肥大
肛管齒線處乳頭狀纖維組織增生,多由慢性炎癥刺激引起。通常為米粒至蠶豆大小,表面光滑。無癥狀可不處理,較大者可電灼或結扎切除。
5、尖銳濕疣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導致的疣狀贅生物,具有傳染性。表現為菜花狀突起,需與扁平濕疣鑒別。可選用咪喹莫特乳膏局部治療,頑固病例需激光或冷凍去除。
日常需保持肛門清潔干燥,避免久坐久站。飲食應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攝入,減少辛辣刺激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如廁時間不超過5分鐘。出現便血、分泌物增多或腫物增大等情況時,應立即到肛腸外科就診。肛門指診和肛門鏡檢查是明確診斷的關鍵,部分病例需結合病理活檢排除惡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