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咽喉感染霉菌的早期癥狀可能表現為口腔黏膜白斑、咽部灼痛、味覺異常、吞咽困難、反復口腔潰瘍。霉菌感染多與免疫力下降、長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口腔衛生不良、吸入性糖皮質激素使用等因素相關。
1、黏膜白斑:口腔或咽部出現白色偽膜樣斑塊,用力擦拭可能出血,基底呈充血狀。常見于念珠菌感染,需局部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克霉唑口腔貼片或口服氟康唑抗真菌治療。
2、咽部灼痛:咽喉持續燒灼感或針刺樣疼痛,進食溫熱食物時加重。可能與白色念珠菌侵襲黏膜神經末梢有關,建議用碳酸氫鈉溶液漱口,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3、味覺異常:出現金屬味或苦味感知障礙,舌背可見絨毛狀白苔。霉菌代謝產物干擾味蕾功能,需進行舌苔清潔,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改善味覺神經傳導。
4、吞咽困難:早期表現為吞咽固體食物時有阻滯感,逐漸發展至飲水嗆咳。霉菌性食管炎可向下蔓延,需胃鏡檢查明確范圍,嚴重時需靜脈輸注兩性霉素B。
5、反復潰瘍:口腔潰瘍周緣呈不規則鋸齒狀,基底覆蓋灰白色膜,愈合周期超過2周。免疫缺陷患者易合并皰疹病毒混合感染,應同時檢測HIV抗體和血糖水平。
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潔,每日使用軟毛牙刷清潔舌苔,餐后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飲食選擇無糖酸奶調節口腔菌群,增加香菇、銀耳等富含多糖類食物提升免疫力。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血糖,長期使用吸入激素者需用藥后清水漱口。出現持續癥狀超過1周或伴隨發熱,需及時進行真菌培養及藥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