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腸炎可通過日常護理、飲食調整和醫療干預等方式緩解癥狀。該病可能由盆腔放療損傷、腸道菌群失衡、血管內皮損傷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腹瀉、直腸出血、里急后重等癥狀。
日常護理需保持肛周清潔干燥,排便后使用溫水沖洗,避免用力擦拭。選擇純棉透氣內褲,減少局部摩擦。每日可進行溫水坐浴1-2次,水溫控制在38-40℃。
飲食調整建議采用低渣飲食,減少粗纖維攝入。適宜食物包括白粥、軟面條、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膩及乳制品。少量多餐,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癥狀管理中輕度腹瀉可口服蒙脫石散,嚴重出血需使用止血藥物。肛門墜脹時可嘗試提肛運動,每日3組,每組10次。疼痛明顯者可遵醫囑使用直腸栓劑。
醫療干預包括局部用藥和物理治療。常用藥物有美沙拉秦栓劑、氫化可的松泡沫劑。物理治療采用短波照射或激光治療,促進黏膜修復。重度狹窄需考慮腸鏡下球囊擴張術。
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常規和營養指標,出現持續發熱、劇烈腹痛或大量便血時需急診處理。放療結束后6個月內需每3個月復查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