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胃疼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動、飲食結構改變、胃腸功能紊亂、胃黏膜損傷、精神壓力增大等因素引起。產后女性可通過調整飲食、物理緩解、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就醫評估等方式改善癥狀。
激素水平波動是產后胃疼的常見原因。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影響胃腸平滑肌張力,可能引發胃部痙攣性疼痛。建議少量多餐,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適當飲用溫熱的姜茶緩解不適。
飲食結構改變容易誘發胃部不適。產后進補過度或突然改變飲食習慣,可能加重胃部負擔。出現胃疼時可嘗試米粥、山藥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膩、生冷及高糖飲食,餐后保持直立姿勢30分鐘。
胃腸功能紊亂在產褥期較為普遍。分娩過程中麻醉藥物使用及產后臥床時間延長,可能導致胃腸蠕動減慢。順時針按摩腹部、適度下床活動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微生態制劑。
胃黏膜損傷需引起重視。產后應激狀態或長期服用鐵劑等藥物可能損傷胃黏膜,表現為燒灼樣疼痛。鋁碳酸鎂咀嚼片可中和胃酸,硫糖鋁混懸凝膠能保護胃黏膜,使用前需咨詢
精神壓力增大會加重胃部癥狀。產后焦慮、睡眠不足等因素可能通過腦腸軸影響胃功能。建議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家人應給予充分情感支持。若疼痛持續超過3天或伴隨嘔血、黑便等癥狀,需立即就醫排除消化道潰瘍等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