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炎可通過局部涂抹藥物、口服抗炎藥、免疫調節劑、鎮痛藥物、抗真菌藥物等方式治療。口腔炎通常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異常、創傷刺激、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涂抹:適用于輕度黏膜損傷,常用藥物包括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曲安奈德口腔軟膏,促進創面修復并減輕炎癥反應。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刺激患處。
2、口服抗炎:針對細菌性感染可選用阿莫西林、頭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需配合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用藥期間監測胃腸道反應。
3、免疫調節:反復發作性口腔潰瘍可考慮轉移因子口服溶液、匹多莫德顆粒調節免疫功能。需連續使用2-3個月觀察療效。
4、鎮痛處理:疼痛明顯時使用利多卡因膠漿局部麻醉,或口服布洛芬緩解癥狀。兒童患者慎用阿司匹林類藥物。
5、抗真菌治療: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鵝口瘡需采用制霉菌素混懸液含漱,嚴重者聯合氟康唑膠囊口服。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日常護理需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避免機械損傷,餐后用生理鹽水漱口。飲食選擇溫涼的流質食物如牛奶、米湯,避免辛辣刺激。維生素B族缺乏者應增加全谷物、深綠色蔬菜攝入。長期不愈或伴有發熱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白塞病等系統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