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補液鹽散過量時需立即停用并就醫處理。補液鹽過量可能引發高鈉血癥、水腫或電解質紊亂,主要風險因素包括誤服超量、腎功能不全、嬰幼兒使用不當等。
1. 立即停用
發現補液鹽攝入過量后須即刻停止服用。補液鹽散含有精確配比的氯化鈉、氯化鉀等電解質,超量攝入會導致體液滲透壓失衡。典型癥狀包括口渴加重、煩躁不安、眼瞼水腫等,此時繼續服用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
2. 就醫評估
需盡快到急診科或內科就診,醫生會根據血鈉、血鉀等檢測結果判斷電解質紊亂程度。重度高鈉血癥可能出現意識模糊、肌肉抽搐等癥狀,可能需要靜脈注射葡萄糖液或利尿劑進行糾正,嬰幼兒患者需住院監測生命體征。
3. 催吐處理
若在過量服用后1小時內發現,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催吐。但意識不清或嬰幼兒禁止自行催吐,避免誤吸風險。對于神志清醒的成人,可飲用適量溫水后刺激舌根誘發嘔吐,排出部分未吸收的補液鹽。
4. 血液凈化
出現嚴重電解質紊亂時可能需要血液透析。當血鈉濃度超過160mmol/L或伴有急性腎損傷時,血液凈化能快速清除體內過剩的鈉離子。該措施主要針對合并慢性腎病、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
5. 癥狀監測
后續72小時需密切觀察尿量、精神狀態變化。輕度過量者可通過多飲水促進排泄,但每小時飲水量不宜超過800毫升?;謴推陂g避免高鹽飲食,定期復查電解質直至指標正常。
預防補液鹽過量需嚴格遵循說明書劑量,成人每日不宜超過3包,兒童按體重計算用量。沖泡時使用專用量杯,禁止隨意增減水量。慢性病患者使用前應咨詢服藥期間記錄每日出入水量。出現頭暈、水腫等異常癥狀時及時停藥就診,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臟負荷。日常存放需置于兒童無法觸及處,防止誤食風險。